咨询内容:

你还没有添加任何产品
发表时间: 2023-05-24 15:13:04
作者: 广东华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浏览:
中频逆变点焊机工艺简单,焊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,即:预加压、电加热、锻造。下面详细解释这三个阶段的目的:
预加载:
预加电极压力的目的是使焊件与焊接处紧密接触。压力不足会导致接触电阻过大,造成焊件烧穿或电极工作面烧毁。因此,通电前电极力应达到预定值。确保焊条与焊件之间、焊件与焊件之间的接触电阻稳定。
电加热阶段:
通电加热的目的是在焊件之间形成所需的熔芯。当在预先施加的电极压力下通电时,两个电极接触面之间的金属圆柱体中将存在最大电流密度,这取决于焊件之间的接触电阻。而焊件本身的电阻会产生大量的热量,温度逐渐升高。焊件之间的接触面首先熔化形成熔心,电极与焊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也产生热量,但大多数水冷铜合金电极被带走,因此焊件之间的接触温度 电极与焊件之间的接触比焊件之间的接触要低得多。一般情况下,达不到熔化温度,圆筒周围的金属是由于电流密度低造成的。温度不高,靠近熔芯的金属温度较高,达到塑性状态,在压力下发生焊接,形成塑性金属环,紧紧包围熔芯,防止熔液向外飞溅 。
通电加热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会引起飞溅:一是开始时电极预压太小,熔芯周围的塑料金属环没有形成,向外飞溅; 另一种是加热结束时,熔芯过大,电极压力下降,塑料金属环塌陷,金属液从焊件间或焊件表面溢出。
锻造:
锻压是在切断焊接电流后,电极继续挤压焊点,使焊点压实。断电后,熔芯在封闭的金属壳内开始冷却结晶,收缩不畅。 此时没有压力作用,焊点容易产生收缩和裂纹,影响焊点强度。如果有电极挤压,就会发生挤压变形,使熔核自由收缩,致密。因此,必须在关闭电源后调整电极压力。继续保持,直到熔核金属完全凝固后方可出炉。锻造的持续时间取决于焊件的厚度。对于厚度为1-8mm的钢板,一般为0.1-2.5秒。
当焊件厚度较大时(铝合金为1.6-2mm,钢板为5-6mm),由于熔核周围的金属壳较厚,往往需要增加锻造压力。当金属被挤压时,它会变成飞溅。 如果为时已晚,熔融金属就会凝固并失去作用。一般应在切断电源后0-0.2秒内增加锻造压力。